<big id="fj1hx"></big>

<em id="fj1hx"></em>

    <video id="fj1hx"></video>

      <nobr id="fj1hx"></nobr>
        <nobr id="fj1hx"></nobr>
        中國食品報社中國安全食品網> 訪談> 瀏覽文章
        張文龍:向風而行的新時代青年
        來源:中國安全食品網 2023/8/10 14:32:01

        本報記者  張繼敏

          黝黑的臉龐、干裂的嘴唇、粗糙的雙手、堅毅的眼神、樸實的著裝……這是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城子坦街道大盧社區黨委書記張文龍給人的第一印象。作為一名“90后”書記,他干勁十足、奮發有為,在帶領村民創收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個個閃光的足跡。

        踔厲奮發,在拼搏奮進中干事創業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2015年,張文龍創辦了文龍家庭農場,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有機綠色水稻種植,種植面積達到1300畝,年產量超600噸,稻米的運輸、貯藏、加工、包裝等都能在農場內完成,文龍家庭農場先后被評為“大連市示范家庭農場”和“遼寧省示范家庭農場”。

          品牌農產品代表著特色、優質、高效、綠色,是信譽和質量的保證。為了提高稻米的價值,2017年,張文龍又掀起頭腦風暴,創立了“聽風的稻米”品牌,并贏得了市場的青睞,每畝增收300元以上。2021年,大連電視臺最美大連行欄目組根據“聽風的稻米”拍攝了一部以鄉村振興為創作主題的紀錄片——《稻香澎湃》,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他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向體校貧困球員捐獻“聽風的稻米”品牌弱堿米,解決球員的燃眉之急。同年,“聽風的稻米”被評為大連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張文龍(中)與農戶一起插稻秧

          為了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張文龍一直在創新的道路上“折騰”。2020年,他大膽嘗試海水稻種植,日復一日在海水稻田里摸爬打滾。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取得了勝利,并將試驗成功的新品種、新技術毫無保留地推廣給當地種植戶,這大大增加了農戶的收益,也讓更多的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樂在了心里。

          張文龍身上的榮譽有很多:2015年被評為“大連市普蘭店區十大農村致富帶頭人”;2016年榮獲“優秀黨員”稱號;2017年當選普蘭店區政協委員;2018年被評為“大連市普蘭店區十大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21年當選大連市黨代表、被評為“年度百姓學習之星”;2022年榮獲“大連好人”稱號……張文龍為“書記項目”增添了光和熱,更為鄉村振興探索了新路徑。

        矢志不渝,在踐行宗旨中造福人民

          “擼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很多事情只有先實干才會出成績,不能等待,更不能被困難嚇倒,農村要發展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帶頭人,我很幸運能成為家鄉的帶頭人?!睆埼凝垖τ浾哒f。

          大學一畢業,張文龍就立志回歸故里干事創業,任歲月流逝,這個“90后”書記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干部的使命。

          大盧社區是城子坦鎮西南方向最低洼的地方,每逢雨季,水田防汛形勢復雜、嚴峻緊迫。雨情就是命令,作為“領頭羊”,張文龍頂風冒雨,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易出險情的地方,仔細檢查,及時處理,只為減少水災帶來的損失。

          在民生及社會事業工作上,張文龍做得也是有聲有色。他帶領社區“兩委”成員清理垃圾、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落實垃圾分類并投身于美麗鄉村建設之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文龍用肩頭扛起責任,用行動證明擔當,用青春托起民族精神的底色。

        砥礪前行,在鄉村振興中揮灑青春

          雖為90后,張文龍在村里卻是出了名的“小老人”。這位“小老人”在思想上成熟穩重、在行動上干脆利落?!懊撠氈赂还庥邢敕刹恍?,要走訪了解情況,征集村民致富想法,然后再結合自己所學,做市場調研?!睆埼凝埥洺1持粋€公文包,或行色匆匆,或駐足沉思,或與大家交流溝通后構思方案。

          在大盧社區高鐵站動遷工作中,他充分發揮黨員干部作用,利用新媒體等平臺深入學習,及時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在群眾中做好傳達和貫徹,有效避免矛盾的發生,使項目得以高效推進。在他的努力下,大盧家社區動遷工作順利完成,得到組織和群眾的廣泛認可。社區有位老人對記者說,“就在田間地頭,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村里人充分了解動遷的政策和補償,我們理解和信任他?!?/p>

          有干勁、敢擔當、善創新、能致富,這就是大盧社區村民眼中的張文龍。張文龍用一名青年基層干部的思路和眼界,帶領全村百姓,把鄉村振興的幸福藍圖變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圖景。

          在我國農村基層工作崗位上還有很多像張文龍這樣的新青年,他們奔赴在田間地頭,苦干實干巧干,帶領一戶戶村民走出貧困。他們從象牙塔到扶貧一線,把基層當課堂,把農民當老師,風里來雨里去,俯下身子和群眾一起摸爬滾打,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征程中的重要支撐力量,他們在農村寫就了一曲又一曲青春之歌,繪出了一幅又一幅青春畫卷。

         

        《中國食品報》(2023年08月10日04版)

         ?。ㄘ熅帲?/span>高嬌娣


        文章點評
        關注我們
        最新深夜自拍偷拍福利视频,精品偷拍亚洲丝袜字幕,中文字幕第一页自拍偷拍,亚洲二区自拍偷拍